屋內.屋外—庶日光景 [新港文化館・25號倉庫]嘉義縣文化館系列活動

透過這一群默默為地方付出的人們的視角,將勞動過程中的身體記憶,與日常生活裡的辛勞、付出和喜樂,轉化為藝術的語彙。藝術家與志工們將一同製作為一件件軟性雕塑,串連起新港地區從過去到現在,「人」與「文化」的生活樣貌。再將蒐集剪紙花背後的故事,以聲音和文件紀錄,在現場拼貼出一個從「家(屋內)」延伸到「地方(屋外)」的空間。這樣詩性的抽象空間用以和日常生活作對話和連結,串接起生活中那些幽微的喃喃自語和細瑣的日常對話。

活動日期:106年7月29日- 9月17日
活動時間:週二~週五14:00-17:00;週六、日10:00-12:00、14:00-17:00 (周一及國定假日休館)
活動地點:新港文化館‧25號倉庫
館址:616嘉義縣新港鄉登雲路111巷2號
電話:05-3745074

 

新港文化館‧25號倉庫介紹:

文化館簡介:
新港文文化館,是新港鄉農會於民國52年,編列經費以自營方式施工興建,編號第25號倉庫。近年因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,並於區域內較大型倉庫執行糧食倉儲及設備現代化計畫,逐漸閒置。對此長36公尺,寬8.8公尺,高4公尺,保留糧倉特質,結構完整的閒置空間,新港文教基金會於民國92年與新港鄉農會協商,獲得新港鄉農會同意免費提供作為藝文活動場地;92~93年,基金會運用簡易的展示櫃、自然光源、會議長桌椅…等,陸續於此空間舉辦「新港交趾陶文化產業聯展」,與「捏尪仔」DIY教學。

民國93年,新港文教基金會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申請「地方文化館計畫」補助,獲補助規劃費50萬元;民國94年,文建會「地方文化館計畫」補助120萬元建築物改善經費;民國95~96年,文建會「地方文化館計畫」共補助90萬元冷氣空調、音響、研習桌椅、交趾陶及剪粘外牆標示……等經費,總修建經費達560萬元,其他不足額由基金會自籌。

建築師卓卿泉先生大量保存原建築的風味:木造屋架、紅磚砌造與剝落水泥牆的斑駁痕跡、通風小氣窗與鑄鐵小鐵窗…等。在經歷一年討論規劃,半年細部設計,一年建築物改善施工及執照請領程序後完成,在文建會「地方文化館」被部分民代批為「蚊子館」的同時,新港結合文建會、嘉義縣政府、新港鄉農會及基金會的資源,共同打造一個讓鄉親更易於親近生活文化的空間,更具時代意義。

「新港文化館」25號倉庫,於95年8月26日上午10:00舉行開館揭牌儀式,為興建44年的閒置米倉──25號倉庫,重現新港文化的新生命。新港文化館開始扮演展現新港在地特有生活文化(交趾陶、竹工藝、北管戲曲、國樂、合唱、青少年街舞、非洲鼓舞等),與外界更多元的文化創作(多媒材、裝置藝術、生活美學、特色產業、地方表演團隊等)之交流窗口,除了展覽外,也提供研習、小型表演及在排練空間,結合農村的生活氣息進行規畫,讓農會倉庫是農民的家也是社區居民的藝文場域。此外,聯結鐵路公園的閒暇休憩、隔週六下午的「鐵路舞台Show Time」表演,新港的古蹟、交趾陶藝術、香藝等特色產業、鄉土館、特色餐廳、民宿等,可提供遊客兩天一夜的文化休閒之旅,好好體驗新港的文化之美。

97年起的「新港遊藝生活圈」,擴大單一館舍的功能,以新港社區為一共同文化生活圈,「文化館」以展現新港在地特有生活文化,與外界更多元創作之交流窗口;「閱讀館」以「兒童、青少年、親子」為對象的「各種創作閱讀」為主題,結合「綠園」的環境綠美化動能,「鐵路公園」之文化資產與綠色休憩,「新港客廳」的親切接待為發展核心,更期望經由本計畫之推動,逐年推廣輔導、共同行銷鄕內各社區、特色產業,提供在地社區居民與遊客優質文化學習與休憩空間,塑造一個嶄新、具特色的文化場域。

館舍故事:

與四時節氣共度
在2009年秋天,往昔農家忙於收穫的季節裡,新港文化館․25號倉庫裡,一場特展,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與感動,鏡頭下的農人,認真地表達自己。

我是倉庫,也是展館

斑駁的磚牆與透進的天光呼應,這座特別的展館不是一個為了打造陳放作品而已,建造的初始,就是為了農業而存在,就算今日轉化角色,仍然是一個和天地自然、二十四節氣共度的有機空間。
新港文化館,是新港鄉農會所有的建築。1963年自行興建,長36公尺,寬8.8公尺,高4公尺,編號為第25號倉庫,農民收割後,一車車載運來稻穀,豐 收或欠收,笑容或淚水,倉庫都得打開,迎進一期又一期的稻作。農業,是新港最重要的產業。後來因為政策調整,空間慢慢閒置。

農會提供,新港文教基金會打造
有這麼大又完整的閒置空間,不用來作些什麼事嗎?
在台灣傳統農業鄉鎮,最大的兩個團體,通常是農會與鄉公所。而在新港,新港鄉長,是新港文教基金會前任董事長,也是前新港鄉農會理事長,藉由這個管道溝 通,新港文教基金會在2003年和新港鄉農會協商,農會同意免費使用,讓空間變成藝文展演使用。一開始,搬來簡單的設備,舉辦展覽、課程。直到2008年 8月26日,以「新港文化館‧25號倉庫」之名揭牌,成為地方文化館,期盼重現新港文化的新生命。

靜謐,有光的空間
25號倉庫裡,空間保有大量的原味,沒有試圖錦上添花。

尊重空間個性

建築師卓卿泉尊重空間舊有的個性,保留有木造的屋架、斑駁的紅磚、水泥牆,頂上的通風小氣窗與鑄鐵小鐵窗……等等,走進來,欣賞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理念, 不再是高高不可及,有了天光灑落,多了點親切,更希望可以自在。原本使用空間的農民,可千萬不要看到倉庫換了個模樣,擺起了新招牌,就卻步不敢進了。

從農業倉庫起遊新港
沒有變,40年來都一樣,這裡彷彿還有稻田的香氣,是屬於農業新港的。只是,開始複合式了,功能比以前多一點了。25號倉庫,成為漫遊新港的重要一處,認識新港、感覺新港的好地方,也是「新港遊藝生活圈」一員,讓新港的館舍串連,一起為新港寫紀錄。

來嘉義玩一定要住的舒服CP值又高,才算是為旅行增添美好回憶,那麼選擇嘉義奇寓記是你的最佳選擇

訂房資訊:

(1)嘉義市背包客旅行的好朋友-(嘉義奇寓記-黑武士1):

房間介紹請點我,內含AIRBNB訂房按鈕

 

(2)嘉義市背包客旅行的好朋友-(嘉義奇寓記-白色玩意兒1):

房間介紹請點我,內含AIRBNB訂房按鈕

 

(3)嘉義市背包客旅行的好朋友-(嘉義奇寓記-白色棉花糖):

房間介紹請點我,內含AIRBNB訂房按鈕

(4)嘉義市背包客旅行的好朋友-(嘉義奇寓記-遊戲橘子):

房間介紹請點我,內含AIRBNB訂房按鈕

 

嘉義奇寓記電子名片-點我保持聯絡

嘉義奇寓記-點我FB

嘉義的美食與美景-點我看導覽

嘉義的美食與美景-點我看導覽

 

 

發表迴響